前言:
體育老師:「來來來~~各位同學大家排好隊,我們要準備來做伸展操囉!」
以上這些話是學生時代上體育課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,
當時心想的總是:「怎麼這麼麻煩~~一堂課時間這麼短還浪費時間做操,快點!教練~~我想打球!」,但滴咕歸滴咕,每次還是乖乖的把伸展操做完才開始打球,
不過平時打球沒有老師監督的話就會偷懶不做操,
但隨著對於醫學以及運動領域的深入了解,才越是了解做操的重要性,
究竟為什麼運動前要做伸展操呢?以下讓我來慢慢說給您聽!
1.什麼是伸展:
所謂的伸展,就是在要伸展的部位上設定兩個點,讓這兩點間的距離逐漸遠離就稱為「伸展」,伸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肌肉以及軟組織的彈性以及延展性,不但可以讓糾結不工作的肌肉及軟組織釋放開,讓他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,提供運動時候更多的肌肉纖維徵招以增加力量和肢體的活動空間,也可以讓運動時對於運動環境的衝擊力有更多的承受能力,降低受傷的風險。另外伸展也可以增加神經的活性,對於運動時的反應能力以及本體感覺都有正面的幫助。
運動後也可以經由伸展來降低肌肉及軟組織因為運動而產生的僵直、提供更多的血液供應、降低遲發性肌肉痠痛(DOMS)。
2.伸展的分類
伸展可以分為靜態伸展與動態伸展,各有其執行方式與功能,本篇文章會針對靜態伸展做說明,動態伸展則請前往另一篇文章。
靜態伸展是將要伸展的部位根據程度需求,延展部位到適當的長度張力,並維持在該狀態一段時間後再回復到起始的位置,經由這種穩定且持續的延展力作用,以改變肌肉以及軟組織的黏彈性。
3.靜態伸展的分類:
靜態伸展又可以分為主動靜態伸展和被動靜態伸展,主要以被伸展的部位是否有主動動作產生來判斷,主動靜態伸展例如以前跑步前的低壓腿、辦公室常做的伸懶腰、靠牆轉體伸展胸部,這些有主動動作後再維持不動的都算是主動靜態伸展;被動靜態伸展例如醫事人員幫個案做被動關節活動伸展、小腿抽筋時別人協助壓腳、復健科拉脖子拉腰都算是被動伸展。
4.靜態伸展運動執行時,請注意以下幾點:
每次伸展盡量以單一方向為主
動作過程切勿過快且不是越痛越好,直至緊繃或略有不適感即可
到達所需長度張力時避免進行彈震
每次動作建議停留10~30秒,但視組織狀況可能需延長到60秒甚至數分鐘
5.靜態伸展運動執行時的禁忌事項:
執行在流血中的開放性傷口
嚴重皮膚疾患處
骨折尚未癒合或手術縫合尚未癒合的部位
嚴重骨質疏鬆
罹患血管疾患或惡性腫瘤
癌症化療3個月內
有內固定的部位則需謹慎評估施作風險
6.靜態伸展的好處是:
執行簡單技巧需求度低
較能針對目標部位進行伸展
增加肌肉和軟組織彈性及延展性
降低肌肉黏滯性
增加局部血液、水份、養份供應
增加局部本體感敏感度
調整神經肌肉訊號
緩解運動後延遲性肌肉痠痛(DOMS)
增加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
7.結論:
肌肉及軟組織若具備足夠的彈性及柔軟度,是有助於減緩運動傷害的發生的機率,對於運動訓練的結果表現也具有正面的效益,而靜態伸展是一種簡單易於使用的伸展技巧,適合民眾學習運用,但國民健康署建議,由於靜態伸展雖有助於增加黏彈性,但可導致力量降低以及穩定度下降,因此適合運用在運動後的舒緩階段,運動前則建議使用動態伸展(動態熱身)
Comments